体验商城系统
创建商店

有赞崔玉松:借有赞测试团队出书谈谈我们的思考

这是 贝塔来信 的第 3 封信


过完年,有一天我突然收到同事的消息,说有赞测试团队准备出版一些东西,让我写个序。


当时非常意外,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听说过测试团队的同学在做这个事情,惊讶的一部分也来自于我从未写过序;虽然有赞技术博客在 2019 年输出了 100 多篇干货,但有赞技术团队之前从未出版过任何长篇的专题。


我仔细阅读了一下这本电子书,内容非常完整。我原来预期可能是一些实践分享,但是实际上里面还有很多行业中最新理论,以及基于这个理论下的有赞实践。当时一口气看了四五章,我还是挺震惊的,有赞的工作并不轻松,尤其是 2019 年团队面临很大的业务压力,系统扩容了一轮又一轮,几十轮的线上真实环境的压力测试,都是在半夜进行的。在这样背景下,测试团队还有如此高品质的内容产出,非常不容易,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些年有赞测试团队成长非常快。


今天的有赞测试团队,99.999% 都是靠团队同学自己的努力,作为一个过去为这个团队做了 0.001% 的事情的人还是挺自豪的。


有赞早期没有测试这一工种


有赞是相对比较晚才有测试团队,有赞第一行代码是 2012 年 11 月写下的,而测试团队到 2014 年下半年才开始筹建,那时候有赞技术团队已经超过五十人了,只有前端和后端两个工种。


可能今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当时这么大的技术团队没有测试,按照行业常规,大约 5~8 个工程师就会配一个测试。按照道理,当时有赞技术团队应该有 5 名以上的测试了。


有赞是一家在很多方面都追求极致的公司,包括在测试这个岗位。其实一直到现在,我们在技术新人必修课上都会讲一个道理:「bug 是写出来的,不是测试弄出来的。」所以第一责任人是 coding 的人,并非是测试,当然,测试有负责检查出 bug 的责任。我们经常在内部宣传的一句话「自己的屁股自己擦。」


也正是因为这种理念,我们一开始组建有赞测试团队时,就要求招聘会写代码的测试。当时整个行业里其实还以功能测试居多。当时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是不容易的,会写代码的测试在当时在市面上很少,尤其是杭州这样的城市。当然,价格也贵,我们那是还处在创业早期,没有一毛钱收入。


有赞只招会写代码的测试


其实当时业务并不算很复杂,如果纯粹从满足业务需求角度出发(以线上不出大问题为目标),我们可以选择招聘少量的懂代码的测试(今天叫测试开发工程师),而更多的选择偏业务层的功能测试人员。之所以没有这样选择的原因是我觉得站在未来的 5~10 年的角度,纯功能测试的职业空间会很小,招聘大量的这样人过来,将来再换掉,对于这些人不太负责任,同时对于效率的提升没有帮助。我始终觉得,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是一个普通工程师效率的 10 倍,而且更具有扩展性。


事实也证明了我当时的想法:有赞测试团队组建大约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渐渐获得了杭州技术圈子的认可。测试同学开始走出去和同行去分享有赞的测试实践和思考。


测试团队也逐步成为了有赞技术内部非常强悍的力量存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在组建后的一年左右时间里就能做到梯队是最完整的;


第二,因为职业的天然优势,测试要跟很多项目、测很多业务,所以对业务和场景非常熟悉,从测试团队成长出来很多偏业务的技术负责人,甚至纯业务的负责人;


第三,因为我们坚持只招聘会写代码的测试工程师,也让很多原来由多个角色承担的事情收敛到一个角色,比如基础安全(攻防、渗透等)、早期的开发效能体系建设(CI、CD 等)、稳定性保障(全链路压测、性能分析)等。正是因为补位和角色收敛,让我们在角色专业化之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测试团队因为他们的能力优秀,主动承担了更多的事情。


追求长期价值


类似这样的选择和思考,在有赞过去的发展史上有很多很多的案例,不仅仅是测试团队这一个。比如,最早我们在对于人的选择上;比如,我们对于入职新人的培训安排上;比如,我们对于运维体系的组建上;比如,我们对于全民服务的实施上……太多太多了,测试团队的整个发展过程是有赞在这些事情上的一个缩影。


如果把目光聚焦在当下,解决当下的问题,很多事情是不值得的,如果把眼光放到 5 年甚至更长的周期里,两三年以后就会发现过去的「投资」慢慢开始在产生「利润」了。


有赞测试团队今天能有这样产出,能在行业里有一些影响力,也正是过去的「投资」和积累。这次的测试出版内容里,几乎 100% 都是来自有赞的真实实践,里面提到了大量关于如何做的细节,甚至包括团队搭建。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有广告的嫌疑,其实要做广告有一万种方式,每种都比写本书要轻松,如果为了广告做这个事情,那真是蠢到家了。在我看来原汁原味的还原,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理论,缺的是理论背后的实践。


小平同志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但是我觉得,实践也未必能够检验真理。毕竟真理是普适性的,而任何实践是有限的。


所以最后,我还是希望提醒所有的读者,请你一定要注意前因后果,不要照搬硬套,有赞适合的,未必适合每个团队,有赞的实践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和可能,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业务进行适度的改良和适配。


能和这样的测试团队一起并肩战斗,是我毕生的荣幸,他们做的远比我让他们做的要多得多,是一支令人骄傲的团队。


感谢所有人对于有赞测试团队的支持,欢迎所有人对于内容提出疑问和建议,欢迎任何形式直接交流。 

崔玉松

有赞产品技术负责人

2020-3-17


推荐经营方案

剩余文章内容, 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获取

  • 1000+最佳实践
  • 500+行业社群
  • 50+行业专家问诊
  • 全国30+场增长大会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icon

生意问诊

私域专家免费解答你的经营难题

私域专家 生意问诊

免费解答你的经营难题
热门问答

推荐文章

查看更多
logo

有赞生意经

店铺护航
有赞安心入驻 服务中断赔偿102.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