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跟Kappa学习,如何「认识」你的目标客户?
传统在线下场景,当客户走进门店里,有经验的导购往往一眼就能总结出客户的典型特征,包含年龄范围、身材特征、风格偏好等,辅以互动引导,来获取客户的浏览意图、挖掘潜在需求,转化销售成单就更是轻车熟路了。
当场景搬到线上,即使导购已经通过个人微信或门店企微与客户加上好友,当导购尝试认识客户、想了解客户的喜好的时候,具体会遇到哪些挑战呢?
不少企业逐渐发现,导购不会线上互动及销售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认识客户」:
1、加好友后线上只能看到头像的昵称,也无法记起客户,频繁的群发消息反而伤害了客情关系,导致被客户删除;
2、即使在线下已经跟客户很熟悉,线上跟客户沟通也经常开不了口,缺少线上化的沟通技巧;
3、随着客户维护数量越来越多,客户的辨识、人性化运营越来越难;
4、基于纯微信聊天的销售,成交的过程并不比线下更轻松,无论是商品展示、下单、结算,都全靠导购人脑算、手动记,非常低效,且容易出错…
以上这这些卡点,是不少导购难于在线上交流并转化客户成交的原因。当导购直面客户需求时、临时再去找客户信息为时已晚,导购缺乏一个不会出错的「超级大脑」。
从数字化的刻画维度,可以大致建立以下四个维度的特征,用于刻画360度客户视图:
1、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生日、星座、地址、手机号;
2、消费统计特征:笔单价、客单价、购买过的商品偏好(尺码、颜色、材质、风格等)、品牌/品类偏好、消费折扣力度偏好;
3、会员属性特征:会员等级、积分、优惠券/码、储值余额/礼品卡、连接关系(短信/企微好友/公众号粉丝)、会员归属门店(首次注册);
4、行为数据特征:浏览商品、网店搜索、咨询客服、领取优惠券、商品加购物车、下单未支付等等与购物偏好有关的行为;
案例Kappa
从2021年就投入做全渠道的用户运营。拉新过以后,与传统直接去做用户运营不同,他们在做会员数字化,因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你得认识他、知道他。
所以Kappa累计梳理了56个标签组、343个标签值,给导购提供了非常全面立体的特征以便认识客户。 随着数字化技术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场景和选择渠道,导购的“战场”也逐步从单纯的门店跟进转移到线上沟通,如何让导购更好地衔接线上与线下的工作内容,是企业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 更「懂」消费者,提供更「对」的服务,才能能提升消费者与品牌的链接。
推荐经营方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获取
- 1000+最佳实践
- 500+行业社群
- 50+行业专家问诊
- 全国30+场增长大会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