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偏爱包邮产品?
↑
点击上方「关注」可订阅哦,再也不会错过干货了!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以下两个商品,大家会选择买哪个?
1、商品价格90元,邮费10元;
2、商品价格100元,免邮费;
商品一模一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第2个,甚至在选择1中将邮费降低为8元,也有更多的人将选择第2个。
按照”市场理性“假设来看,需要消费者付出的总价格一样的,选择1和2的人应该差别不大;在总价更低的情况下,应该有更多的人倾向于第1个,而不是第2个。
但凡有过网购经验的人也一定深有同感,产品不包邮,心里那是一万个不痛快,产品包邮哪怕是总价提高,也好过产品收费+物流收费。消费者心里都清楚,包邮的产品其实都把运费加进去了,但还是不爽,还是会在下单的时候犹豫甚至直接放弃。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邮费另算引发了消费者二次"厌恶损失",换句话说,就是付了两次钱,让消费者觉得这下亏大了。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由于“厌恶损失”心理的存在,消费者在消费时其实并不总是理性的,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时候都是不理性的。而人的“厌恶损失”心理也被广泛应用于营销领域内,潜移默化的改变和引导着消费者的行为。
因此,不管是作为营销人员还是作为消费者,我们都有必要好好认识一下这个影响我们至深的“厌恶损失”而人的“厌恶损失”心理也被广泛应用于营销领域内,潜移默化的改变和引导着消费者的行为。
因此,不管是作为营销人员还是作为消费者,我们都有必要好好认识一下这个影响我们至深的“厌恶损失”。
一、损失即成本,营销关键在于降低损失感
要理解营销和“厌恶损失”的关系,首先得理解营销的本质。
营销就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提高品牌/产品(货)与消费者(人)的连接与匹配效率,从而获取更高收益。其主要行动方向只有2个:
一是提升品牌/产品的吸引力,以及降低消费者的行为阻力。前者就是提高品牌或者产品的价值感,后者则是降低消费者的成本。
这个成本,则是指“厌恶损失”心理中的“损失”。
所以,归根结底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提高价值感,还是降低成本,本质上都是在对抗写在消费者基因里的“损失厌恶感”。
二、免费:制服损失厌恶的大杀器
不管是改变表达方式,还是通过对比弱化,都是在围绕既有的“损失”和“收益”做文章,是在“量”层面的改变,多和少的问题罢了。
但是通过互联网而被发扬光大的“免费策略”,则达成了“损失厌恶”的质变。
免费意味着直接砍掉了用户付出成本,至少从字面意思可以这么理解,需要看广告、需要转发分享等时间、社交成本属于用户其余的心理账户。免费,不仅是从数量上降低了用户成本,更重要的是零成本意味着别人要是都有了,而你没有,你就是变相损失。
好比说,全班都不学习,每个人都保持现有水准,那么排名不变,大家相安无事;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你知道大家都没有学习的情况下,你只要稍微努力就可以获得相对而言的好成绩。所以大家不会放任这种情况发生。同样的,大家都在占便宜而你没有占便宜的结果,不是你不进不出,而是白白损失了一笔。
免费之所以有效,不仅在于它降低了用户的损失感,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开启了一个新的损失账户,再次利用你的“损失厌恶”心理,从而产生了购买。
推荐经营方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获取
- 1000+最佳实践
- 500+行业社群
- 50+行业专家问诊
- 全国30+场增长大会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