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食在中国,起起伏伏,又重新开始。
回顾轻食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入中国市场(2013~2014),轻食作为舶来品,直到2013年才被大部分国内消费者了解,这一阶段可谓是“中国轻食沙拉元年”,自然也吸引了大批国内创业者进入这个市场。
第二阶段:资本密集投放期(2015~2017),伴随着大量创业者的涌入,健身行业的兴起和消费者健康饮食理念的提升,一批轻食品牌得到了资本的青睐,据公开数据估测,最少有10亿资本进入轻食市场,2018年,gaga鲜语A轮融资就高达1.8亿,将轻食产业推向了高潮。

第三阶段:资本撤退,轻食行业冷静期(2018),尽管资本给予了狂热的支持,但这一阶段,轻食领域的部分创业者由于挪用公款、经营不善等各种原因逐渐倒逼,市场逐渐回归理想,资本随之撤退。
第四阶段:千亿赛道,卷土重来(2019年至今),冷静之后,进入行业深耕期,根据企查查数据,我国约78%的轻食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新增成立于2018年之后,尤其是2020新冠疫情的催化,人们对健康体魄越来越关注,健康的饮食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肯定。轻食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越来越多玩家开始涌入。

和轻食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一样,各大轻食企业在中国也乘风破浪,或消失于轻食的江湖之中,或摩拳擦掌正在奋斗掘金。
一句话,轻食赛道,从来不缺玩家。轻食赛道的前景和魅力,正在吸引更多的玩家。
盘点中国轻食市场的玩家,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首先,新兴轻食创业品牌,如甜心摇滚沙拉、米有沙拉、简餐不简单、大开沙界等。这其中,部分创业品牌已经倒闭或者面临经营困难。
成立于2014年的甜心摇滚沙拉,被称为首个在国内大力推广主食沙拉文化的网红品牌,由于包装别致,理念创新,在白领中迅速崛起的同时也抓住了投资者的内心,成立3年获得4轮近亿元的融资,被称为轻食网红的开山鼻祖。
然而2019年3月,甜心摇滚沙拉面临倒闭危机,主营业务陷入停摆。有消息称,甜心摇滚沙拉业务关停或与最后一轮融资有关。个别管理层涉嫌做假账挪用大额资金,激怒了投资方,传出被拘消息,相关管理层也处于失联状态。
在大众点评app只能搜到北京西单的一家店面,却显示“暂无营业时间与电话”,最后一条微博也定格在了2019年6月22日,甜心摇滚似乎再也摇滚不起来了。
无独有偶,被称为沙拉界的星巴克的米有沙拉(Meal Salad)是一个以各国风味主食色拉为特色的健康轻食品牌。如今发展也并不乐观。
港大和北大双料学位的美女学霸王令凯,在毕业后的8个月里去了7个国家学习沙拉制作,从摩洛哥,到意大利、法国,再到美国、泰国、土耳其、澳大利亚、日本,拜访名师,回国后开了只做主食沙拉的店。
2014年7月到2015年4月打造了半年内连开5家店铺的盛况。但是在大众点评上搜索米有沙拉的上海店,唯一的一条搜索结果也显示了暂停营业。
2015年3月大开沙界的第一家门店在上海开出,2015年8月,完成了天使轮500万融资,日流水超过12万,2016年底,获Pre-A轮融资。但是,在2016年年底计划开店总数达50家,2017年年底计划开店总数达150家的大开沙界,如今遭遇寒冬,多家门店也被迫关闭。
尽管甜心摇滚沙拉临倒闭危机,米有沙拉关闭多家门店、大开沙界遇冷,但是依然抵挡不住各个品牌大军纷纷入驻轻食产业。甚至连传统的餐饮企业也在向轻食这个赛道发力。
传统餐饮企业在健康饮食、瘦身为美等理念的催促下,为了迎合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和饮食观,包括吉野家、西贝等传统餐饮企业也在这个领域进行布局或尝试。
早在2014年,吉野家在台湾忠孝东路开了一家“无印良品”风格的轻食概念店,就餐环境的改变、沙拉三明治等食品的引入,也让吉野家2017年在成都复刻这种概念。
然而去年吉野家的母公司吉野家控股宣布,将在2021年2月之前关闭全球150家门店,其中包含日本门店100家,海外关闭50家。
主打莜面的西贝也看中了这一赛道,2019年5月30日,西贝第一家酸奶屋在北京CBD中骏世界城正式开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酸奶屋主要面向年轻人、白领等消费者,提供一个“可吃、可喝、可坐”的空间,他说:“我们在做探索、做实验,我们想要进入这个市场。”
当传统餐饮业的经营遭遇瓶颈的时候,会在“折腾”中求发展,像吉野家、西北这样的跨界经营也许是其求创新、抓住年轻消费群体所作出的积极探索。
传统餐饮加入轻食,洋快餐巨头们也不敢怠慢,急匆匆入局。
快餐行业巨头百胜中国也在布局这一市场。早在2017年肯德基就在杭州开出了首家KPRO餐厅,主打健康理念,倡导更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在产品上则主打西式简餐,包括沙拉、三明治等产品。这是肯德基在中国的30年来的第一个子品牌,也是肯德基第一家“轻食餐厅”。
必胜客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发展平平,但是却与肯德基在同年加入轻食赛道。北京悠唐店是必胜客在轻食界的敲门砖。门店的装修风格更加时尚,门头从原来的“必胜客欢乐餐厅”变成了“Pizza Hut Bistro”,自主服务、自选柜台和自主沙拉吧成为新店的亮点。
尽管轻食的风已经吹到了洋快餐巨头身上,但是消费群体没有脱离出白领、年轻人这个圈。轻食这块大蛋糕被瓜分再瓜分,打着科技和数字化的噱头来分一杯轻食的羹,即使是洋快餐的巨头也难免在争夺市场中两败俱伤。
市场的风向在催促着轻食行业不断前行,就连互联网玩家也都纷纷入驻。
2018年8月,瑞幸咖啡宣布进军轻食市场,推出三明治、面包、沙拉、肉卷等产品,并表示轻食是咖啡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高度关注的业务领域。在产品的制作上,瑞幸也做出了改良,强调低糖低卡低热量。
轻食进入中国近十年,默默无闻过,也在资本的青睐下风光无限过,起起伏伏。如今,在疫情的催化和市场的冷静下,在场的四类玩家各凭所长,轻食产业的发展和角逐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