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实:产品的用户画像是什么?
彭洋:我们的用户画像是女性客户占据了70%以上,且以95后为主。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度高,也愿意尝试新国货。
见实:现在的业务中有哪些数据最关键?利润率、用户数、月GMV、年GMV各是多少?
彭洋:目前关注比较多的是获客成本和复购率。第一个会影响到我们发展的速度,第二个会体现我们的发展的质量。目前,复购率已经做到了60%。
另外,行业毛利还是较高的,我认为大部分会超过50%。因为我们要做国产中高端品牌,对原料要求比较高,肉类都是人食用级别。所以粮食成本会高于同行,甚至可能高过进口高端品牌。
去年,我们的GMV大概有300万出头,今年应该是去年的至少三倍,做到1000万肯定是没问题的。至于月GMV方面,我们目前的体量规模比较小,一个月能做到百万规模。
但如果算上我们的品控、研发、服务成本,我们目前的毛利会低于行业水平。
见实:有没有哪些数据的变化让你看到一些规律呢?
彭洋:首先是老渠道的获客成本在不断提高,一年翻一倍很正常。发现了低成本获客渠道就要猛扑进去,机会稍纵即逝。
其次品牌推广的过程中也要做好销售渠道的建设,目前线上渠道很多很分散,新渠道能最大化吸收品牌传播带来的势能,也能带来整体业务倍速的增长。
见实:目前你们的销售端主要用什么形式触达目标用户?
彭洋:我们现在的销售端主要在微信私域,因为我们前期通过自媒体渠道和活动积累了大概一万多的社群成员,20多个群。
我们经常给客户发一些产品优惠券。群里虽然从来没有人说话,但是黏性特别高,最高的时候社群单量每月接近万单,有宠物食品和用品,甚至还有人用的产品,不过占比较少。
总体而言,可以说我们并不做社群,做的是一对一的服务。我们大概有60000多个好友,且全部用人工手动维护,而不用第三方群控工具。 其实之前也用工具,但后来被封过一次号,所以之后就纯手动了。
见实:目前「原本猫粮」如何获取用户?
彭洋:我们的早期用户主要来源于之前做宠物自媒体的积累,新增用户则来源于我们的付费投放和老带新。投放方面,成本平均在20元/人以上,新客户3个月的转化率能达到10%以上。
后面也投放有抖音的信息流,但是转化率很差,差不多不到微信的1/3,还增加了我们大量的人力服务成本。
见实:现在私域在整个流水中的占比大概是多少?
彭洋:私域可能在70%-80%,电商的占比相对来说比较低。因为我们电商这块动作比较少,大部分还是微信端为主。
电商作为新渠道,我们目前做的基础工作比较多。现在正在搭建电商运营团队,在开发适合这个渠道的产品,做店铺基础的优化,所以电商渠道的占比目前也就在20%-30%左右。
我们的私域主要做会员制,提供一对一的会员顾问服务,会员在产品上也能享受到会员的折扣价,会员的惊喜礼物。
见实:目前私域团队的组织架构是什么?
彭洋:在组织架构方面,公司内部有一个产品团队、一个养宠顾问团队、一个电商团队、一个专门做市场和推广的团队。其中养宠顾问团队就是我们的微信私域团队。
我们在微信端的运营模式很简单,私域团队都是养宠顾问,受过大量、专业的知识培训。我们的第一位养宠顾问就是宠物医生。
养宠医生能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帮助养宠客户解决问题。所以说他们比较能够与用户快速建立信任关系,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成交。
见实:目前养宠顾问大概有多少人?
彭洋:目前团队的养宠顾问大概有30人左右,其中包含医师专家团、行为训练组、营养学专业组。医生有来自线下知名宠物连锁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临床医生,有着丰富的宠物医疗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现在我们除了卖自己的产品之外,也卖兽药。兽药是我们代理的,我们有兽药经营许可证,可以在线上从事兽药销售的工作,帮助客户解决宠物轻医疗问题。
很多养宠人群多多少少都欠缺一些基础的宠物医疗常识。而在我们这里,用户家宠物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小疾病,我们都能在线上帮他们解决。
如果特别严重,我们会推荐他去医院救治,同时给他们一些建议。
所以,简单来说,我们不是一家单纯卖宠物主粮的团队,也会给我们会员客服提供免费的私人宠物医疗远程诊断服务,既要让我们客户爱宠吃的好,又要让他们在享受到养宠无忧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