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它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时,因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导致的大众收入水平的差异、以及优衣库作为外国品牌难以真正与本土品牌打价格战等因素,优衣库只好将在中国市场的目标人群定位调整为中产阶层,其产品定价也比日本高10%-15%左右。
而在当下,2020年的中国市场,299元一条的牛仔裤,79元一件的T恤衫,优衣库显然已成“平价”的代表。
但靠价格低来打市场的品牌多了,优衣库的杀手锏是什么?
是“平价”且“高质”。
也就是大力出奇迹,做极致爆品。
柳井正曾说:“畅销商品不是一朝一夕就产生的,它是同一件商品经过多年改良而得的。”
以优衣库热保暖HEATTECH材质的商品为例。
这种材质的产品其实早在2003年就已问世——当年,优衣库与日本纤维厂商东丽合作推出HEATTECH内衣,使用“纤维吸湿发热”的原理,通过保存人体蒸发的水分进行保暖。
之后,优衣库逐年不断改良商品,陆续添加了抗菌、保湿、去静电等功能,并且大大提高产品的设计感。
推出之初,这款产品的年销售目标为150万件,而如今,它的销量已超过3 亿件,是优衣库秋冬季服装的一个大“爆款”。
这种打造极致爆品的的策略,在优衣库另一款全民爆款产品“摇粒绒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摇粒绒,其实在1998年的日本,因其被美国所垄断,所以价格非常昂贵,主要用在高价户外服装。这种面料制成的单品动辄1万日元,一个字形容就是“贵”。
而柳井正判定这个面料在市场上有很大的潜力,于是开始想法着手降低摇粒绒的价格。
优衣库决定与供应商一起研究如何生产出同质低价的商品。
最终,通过技术改良,优衣库成功将产品成本降下来,它用这种面料所制的摇粒绒衫比市场价要便宜一半。
1900日元的摇粒绒衫,仅在1998年秋冬,优衣库就卖出了200万件。
2000年,优衣库又策划了51种色彩的摇粒绒衫并推向市场,销售目标1200万件,结果大卖了2600万件。
摇粒绒衫“大力出奇迹”式的成功,开启了优衣库的崛起之路。不仅令其收获了用户的口碑,而且也让优衣库在产品策略上开始转型升级——强调高功能性与优质,以及追求更高性价比。
至此,如果说品牌定位和产品策略是优衣库成功的两个法宝,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就是“营销”——它的重要性就在于,对的营销策略能让极致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最大化。
3营销上
数字化转型,全渠道敏锐反应和布局
今年疫情出现之前,不少过去风光一时的快时尚品牌已经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优衣库却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为什么?
其中不得不提及优衣库在营销策略上最关键一环——“数字化”。
柳井正在2019“LifeWear服适人生”的采访里这样表达过:
“要跟上变化,让企业持续生存发展,就必须志存高远,保持敏捷,并经常进行自我革新。企业一旦发展停滞,就失去了存在意义。
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让经营环境飞速变化,为本就竞争激烈的快消服装零售行业带来了更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在他眼中,优衣库的竞争对手是苹果或阿里巴巴。
因为数字化模糊了行业的界限,公司间既有竞争、又要合作。他希望优衣库成为一家高效利用IT和数字技术构建现实世界,并时刻保持初创公司的活力。
在中国市场,作为海外品牌的优衣库在营销上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早在2009年,优衣库便与天猫合作实现入驻,截止目前,其天猫官方旗舰店已有2288万粉丝,远高于其他日系服饰品牌;
2018年,在微信小程序的前景尚未明朗之时,优衣库就开始做自有小程序门店;其微信公众号在当下几乎每一篇头条阅读量都是10万+;
同时近几年,优衣库又开始布局新的流量平台,在小红书、抖音、B站上,可以搜到数以十万计的优衣库穿搭攻略……
优衣库在不同渠道反应速度和布局能力甚至超过同类型的一众国内品牌。
而在各渠道的营销布局只是优衣库数字化战略的其中一部分。优衣库还通过接入数字支付、打通线下线上等更多方式进行数字化布局,让消费者体验更好的零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