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蔡徐坤火了之后,经常有人在评论diss他妆浓娘炮。但在卫澜眼中,普通男生化妆是为了把自己收拾干净,做一个精致的男生,并不是娘炮。
在男妆消费大国——日本,研究学者平松隆圆发表的《化妆男性的心理》就曾指出,在男大学生中调查发现,男性是为了自身更具男人味而化妆,有男子气概的男性更愿意化妆。据调查,日本60%的高中男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化妆,大部分男性大学生则会在包里随身携带化妆品。
虽然自诩精致boy,但卫澜在化妆经费上还算节约,每年花在美妆和护肤的钱大约2500元-3000元。美妆主要用国货、护肤用“悦木之源+欧莱雅”搞定,不追大牌、不买男士专用。
卫澜收入并不算低,但把更多的钱花在买衣服上,他最近喜欢上一个国内设计师品牌山谷少年,风格稍微有一点浮夸又能穿出门,这样可以让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但在护肤化妆上,卫澜就比较“勤俭持家”,拿正在用的国货完美日记来说,“便宜大碗,也没有很难用”。而且,卫澜发现买奢侈化妆品只会使自己越来越穷。
“既然有钱买这些东西,干嘛不去做医美呢?”像卫澜这样现实的精致男孩,更不会为了“男士专用”的噱头去付费。
“所谓男士专用反而垃圾。”在卫澜看来,“感觉科普男性美妆的,都是在割韭菜。”在他看来,男生的美妆和护肤与女生差别不大,男生护肤主打控油多一些,美妆的话色号不要选太白的。
“稍微精致一点的男生,更注重是功能性,而不是所谓的‘男士专用’。”有趣的是,卫澜的想法,与绝大多数的“直男”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知道很多男生会用一些男士品牌。对直男来说,可能意义比较大。因为,可以堂而皇之地说,‘男士专用’。这是个男人的面子问题。”
2、男士专用,不仅仅是面子问题
90后李军就是卫澜口中标准的直男。2015年大学毕业踏入社会没多久,李军为了解决脸上的痘痘好“出门见人”,开始接触护肤品。
第一次买护肤品的时候,李军什么都不懂,也不肯问女朋友怕伤了面子,在双11瞎买了一套某宝爆款的199元国货护肤大礼包,里面有20多瓶洁面、水、乳,还送了十几张面膜。
李军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结果脸上痘痘越用越多,后来让女朋友知道了狠狠嘲笑了一番。女朋友摁着李军扔掉了满冰箱的淘宝爆款,给他恶补了一堆护肤常识:补水和保湿的顺序,乳液和面霜的区别,精华是干嘛用的,皂基和氨基酸洁面的区别……
然后李军女朋友带他去专柜测了油皮干皮,并列了一个长长的清单:芙丽芳丝的洗面奶、科颜氏的水、资生堂的乳液、理肤泉的祛痘精华、宝拉珍选的身体乳,还有各种防晒隔离和保湿、清洁面膜。
正式踏上精致男孩的护肤路之后,李军一发不可收拾,那几年每次出国或者去香港,都要在当地的药妆店、免税专柜或者机场的免税店购买价值几千元的护肤品和彩妆,其中至少一半是买给自己用。
光是2016-2017这一年,李军在护肤品上的花费就超过了4000元。
不过,还是有人在“男士专用”里面淘到了宝。
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90后林毅从2018上半年开始护肤,现在每年花2000-3000元。林毅最开始也是网购一些国货,后来开始用资生堂旗下男士品牌UNO系列,感觉效果不错,于是接下来两年就认准这一个品牌,还安利了身边几个朋友。
很多男生最初接触护肤的契机,都源自另一半的要求或者身边女性朋友的推荐安利。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人即使一开始混搭,但时间一长,往往倾向买同一品牌的系列产品。
李军也是如此,用了两年混搭之后,嫌麻烦的李军开始使用碧欧泉男士的水动力套装,此后四年一直认准这个品牌,不仅买碧欧泉的洁面三件套,还会买同系列的精华,每年护肤上投入3000元左右的李军,80%都贡献给了这一个品牌。
这届95后消费行为的巨变背后,是一个5400亿元的潜力赛道悄然开启。
3、男士美妆,一个5400亿的全新赛道
此前曾有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男士化妆品市场将达到人民币5400亿元。中国则是其中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16-2019年中国男士化妆品零售市场规模增速为13.5%,远高于全球平均的5.8%。
《2020年中国国货美妆发展趋势报告》显示,男士专用的综合护理产品2019年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24.5%。男性消费者在天猫美妆类目贡献的GMV同比增长41.5%。男士美妆护肤品类需求已经达到爆发的边缘,男性极高的品牌忠诚度,也决定了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抢占用户心智的品牌,将会赢者通吃。
投资机构也在加快布局,最近三个月,三个主打男性护肤的国产新品牌JACB、蓝系、理然先后完成天使和A轮融资,除了嗅觉敏锐的投资机构,有着7000万直男用户的虎扑也入彀其中,领投理然A+轮融资。
华映资本付亚章告诉投中网,华映从去年开始关注男士彩妆、护肤项目,当时只有几家,今年越来越多,公开报道能看到的就有十几家,算上水面下的至少已经有20、30家之多。
中国男性美妆和护肤的发展时间并不长,根据公开资料,2009年欧莱雅旗下的碧欧泉男士低调进入中国,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男士护肤专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