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国货品牌要规避的8大风险
2021年,受“后疫情时代”影响,多数企业的日子还是不好过,生存状态依然很严峻。甚至,由于顶不住现金流的压力,不少企业已经关门歇业,即便活着的企业,也都经历了九死一生,伤痕累累。
所以,我们不得不说:至今还站着的企业,不论大小,不论输赢,都是好样的,都是值得尊敬的!
那么,2022年将会是什么年?我们的现状会不会得到改善?
我们认为,2022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是机会大于挑战的年份。特殊不是来自“冬奥会”,不是来自“元宇宙”,更不是来自“跨境电商”,而是来自“乡村振兴”。
如果说,2021年是“乡村振兴”的“号召”之年,那么2022年就是“行动”之年,在全国上下会掀起一股“乡村振兴”的启动热潮。
所以,我们相信,从2022年开始,多数行业会开始复苏,多数企业的压力也会开始缓解,个别行业可能会出现“风口”级的繁荣景象。
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2年也将成为“区域资源品牌化”的元年,更多“新国货”品牌在这一年像“雨后春笋”般诞生。
那么,我们的“新国货”品牌们,在2022年到底该做些什么?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要注意什么?
我们建议,外求认知,内求使命。要认真领悟以下 “八项注意”:
品类创新警惕伪品类
乡村振兴,无论怎么行动,最后还是要回到企业的品类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其中,品类创新就是起点,也是“新国货”品牌的机会点。
然而,品类创新谈何容易?如果你不掌握品牌法则,就很容易陷入“伪品类”的陷阱。也就是说,你好不容易开发的新品类,却成为“表面光鲜实则暗淡”的伪创新、伪开发,最后沦落为“豆腐渣”工程。
曾经有个客户找我们,想做“醒酒毛巾”。据他说:喝酒后,要想快速醒酒,用这个毛巾一擦脸,酒就醒了。听上去,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像一个伟大的创新?
当时,我看到这个产品后,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你这个产品就是典型的伪品类,根本做不起来。也许这句话伤了他的自尊,违背了他的心愿,这个客户再也没有找过我们。当然了,他那个“神奇的毛巾”也没做起来。这就是“伪品类”的悲剧。
从技术的角度,用化学手段让人快速醒酒,是有可能的。但是,这种做法违背了顾客心智,缺乏安全感。顾客的逻辑一定是:我少喝点酒不就完了吗?为什么一定要用你那个毛巾快速醒酒?而且,肚子里的酒精,擦脸就擦没了,你骗谁呢?
所以,我们的新国货品牌,开创新品类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多研究消费需求和顾客心智。在开创过程中,最好听取专业机构的意见,反复做概念测试,甚至做好局部试销,以免陷入“伪品类”陷阱。
市场越大,焦点越小
乡村振兴,必将成就很多风口。风口,就意味着大需求、大市场、大手笔。面向这样的“大环境”,我们该怎么做?正确的做法就是:小。即:市场越大,焦点越小。通俗地讲:县城开杂货店,北京开专卖店。
县城,市场小,你想活下去,就得开杂货店,经营品种尽可能多一些;然而,北京,市场大,对手也多,所以必须开专卖店,收缩范围,形成特色,单点突破。
这个方面,春兰和格力是非常经典的案例。当年,春兰的思路是“杂货店”思路,在“春兰”这个品牌下装很多品类,试图多元化生存;而格力的思路是“专卖店”思路,高度聚焦空调,走专业化道路。
时间过去30年,胜负显然:春兰越做越小,几乎销声匿迹;而格力越做越大,空调销量全球第一。
所以,面向大市场,新国货品牌必须要懂得聚焦,要树立“小即是大,大既是小”的思想,给自己建立一个“品类专家”的认知。
这两年,有个酸菜鱼餐厅品牌进入了人们的眼帘,它的名字叫太二。打出的广告语是:酸菜比鱼好吃。
这个餐厅很有个性,只卖酸菜鱼,没有其他菜品;只接受到店消费,不接受外卖;只接受四人以下的聚餐,人多了,只能分开坐,不给加凳子。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这样才能保证酸菜鱼的口感,让顾客有个极致的体验,更容易建立“品类专家”的认知。
其他餐厅能否做出跟他们一样的酸菜鱼?说实话,完全可以。但是,认知上,无法跟太二比。因为,太二,除了酸菜鱼,什么都不做。这种疯狂聚焦,会带给人们一种“错觉”:它的酸菜鱼可能是全国最好的。
这种认知一旦建立起来,其他餐厅休想抢夺这个认知。因为,同样的两盘酸菜鱼出现在顾客面前,太二的酸菜鱼是IP,而其他餐厅的酸菜鱼只是产品。当一个产品遇到IP时,IP胜出。
旧瓶装新酒=自杀
大家总说:新瓶装旧酒。意思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创新,只是做了一些表面工程。当然了,这种面子工程,确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也不至于致命。而真正致命的是:旧瓶装新酒。
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好不容易开创了一个新品类,但还是用原来的老思路、老模式去做。这才是致命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特斯拉为什么没有诞生在汽车之乡德国?抖音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互联网巨头腾讯?钟薛高为什么没有诞生在奶业巨头伊利?
难道奔驰、宝马没有能力做电动汽车吗?难道腾讯没有技术做短视频吗?难道伊利就做不出钟薛高的品质吗?
都不是。这些问题的背后就意味着体制和商业模式。新东西的诞生需要新体制、新模式,甚至需要新的思想。而且,越具革命性,越需要这样。
但是,很多企业的体制和模式早已定型,无法改变。当一个颇具革命性的新品类诞生的时候,这些企业即便想做,但由于受老体制、老模式的束缚,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去做,甚至与新品类严重“水土不服”,根本做不下去。这就是“旧瓶装新酒”的后果。
其实,奔驰、宝马早就意识到电动汽车的未来,也很早就布局这个领域。但是,它们就是放不下燃油发动机,一直走“折中”路线,试图把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组合在一起。所以,它们早期推出的新品类不是纯电动车,而是混合动力车。
比较典型的车型就是宝马i8,1.5T的发动机+电池组合,零百加速4.4秒,售价约200万元。然而,消费者根本不买账,最后i8被迫退市。因为,那个时候,特斯拉Model S零百加速只有2.5秒,售价才100万元左右。
正因为奔驰、宝马为代表的德国车企没有及时、果断推出纯电动车,结果把纯电动车“第一品牌”的位置拱手让给了毫无造车经验的特斯拉。
所以,老企业做新国货,就必须在“新”字上做文章,当老的体制和模式影响到新品类发展的时候,就必须果断分离,成立新公司,组建新团队,要按照新品类该有的商业模式去做。
高颜值≠超级视觉
认知思维一直强调,未来是心智时代,是感性消费时代。在这个时代,消费者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是感性的,没有那么大耐心和时间去看你密密麻麻的文字信息。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视觉来与他们沟通。
现在,新国货品牌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大家在视觉上开始下功夫,颜值上得到了很大提升。
然而,不少品牌还是缺乏“超级视觉”的概念,在视觉竞争上没有太大优势。
新国货需不需要高颜值?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高颜值并不等于超级视觉。我们定义超级视觉有三个标准:有记忆、有个性、有审美。高颜值只是属于第三个标准,前面两个你也必须过关才行。
那么,超级视觉到底长什么样?能否举例说明?当然可以。
就拿万宝路香烟来说,它的LOGO不是超级视觉,只是一个普通的LOGO而已。万宝路真正的超级视觉是那个广告画面上的西部牛仔。
超级视觉与普通视觉最大的区别在于,超级视觉让人终身难忘,而且自带IP属性。而普通视觉,大家不仅记不住,也没有任何IP属性。
当我们看到阿廖卡巧克力的时候,总是想到俄罗斯,从而产生一种认知:这是正宗的俄罗斯巧克力,品质应该不错。这就是超级视觉的魅力。
大家仔细看那个大头娃娃,也看不出多么漂亮。但是,她确是带出了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在心智的世界里形成独一无二的形象,自带IP属性,传递一个明确的认知。
所以,我们追求高颜值的同时,也要追求超级视觉,拒绝滥竽充数,拒绝奶油设计,给自己的品牌打造一个有记忆、有个性、有审美的超级视觉。
品牌传播要从“小处”开始
提起做品牌,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大”:搞“大活动”,找“大媒体”,做“大传播”。但是,大家忘记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有句话叫: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到不了天边。品牌认知的建立也是这样的,不可能一夜之间建立一个强大的认知。
我们的建议是:品牌传播,一定要从“小处”开始,一步一步往前走。这里所说的“小处”包括两个含义:小活动和小传播。
什么是“小活动”?在互联网时代,直播就是一个小活动。门槛不高,成本也不高。但是,这样的小活动,有几个企业真正能够做好呢?
在多数企业的眼里,线下开店,一天开12小时,都很正常;但是,线上直播,一天播2个小时,都嫌时间长。这就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在互联网视频时代,直播间就是你的线上“门店”,而天猫、京东只是你的线上“仓库”。仓库必须有货,但仅靠“仓库”,不一定能卖货。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说明你拥有了互联网基因。
那什么是“小传播”呢?内容营销就是小传播,也就是大家嫌麻烦的文章、视频和海报等。
在过去的大媒体垄断时代,也许这些小传播没有太大作用。但是,在自媒体时代,你不能小看这些传播的价值。
最近,司马南手撕联想事件,给联想带来了排山倒海的负面舆论,危及到联想生死存亡。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现在它不仅发生了,而且影响力不亚于大媒体。
媒体的作用,负向有影响力,正向也会有影响力。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小媒体、小传播,一定要把这些“小东西”先做好。
只要你把“小的”做好了,“大的”就不远了,大媒体、大MCN,甚至大渠道、大投资人都找上门来了。当它们想跟你合作的时候,你还用担心“大的”做不好吗?
线上走红,线下扎根
很多人崇尚做网红品牌,但又担心寿命不长。所以,一直在“做”和“不做”之间徘徊。
这里,我们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在这个时代,品牌的第一属性就是“网红”属性,你必须有能力做到网红品牌。
我们确实也看到很多网红品牌半路夭折了,研究它们的原因,主要出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品质出了问题,第二、线下出了问题。
当你的品牌在网上走红的时候,很多企业的供应链跟不上,就开始委托加工,甚至为了抓住红利,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你把顾客的信任和智商往地上摩擦,不死才怪!
还有一部分网红品牌,品质一直没有问题,但还是死了。原因就在于线下渠道没能及时打通。
这个时代做品牌,必须线上走红,线下扎根。这也是我们“认知思维”强调的“认知在前,产品在后”的原理。
当你在线上走红的时候,就要快速地打入线下渠道。因为,线上的热度一般比较短暂,当热度最高的时候打入线下渠道,所有人都会欢迎你,接纳你。但是,热度一旦过去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这一点,钟薛高和元气森林做得比较好。当它们在网上走红的时候,抓紧布局线下渠道,在线上和线下之间做到了“无缝对接”。
不过这里我们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能把它们的做法只是当作“故事”来听,而应该实实在在学到人家的做法。听故事谁都会,唯独“说到做到”很难。
多品牌要小心多而不强
这一条注意事项,比较适合规模大一点的企业。虽然“多品牌”布局是好的战略布局,但也不能毫无节制的发展多品牌。
如果不考虑企业实力,不考虑推出时机,你推出来的多品牌就会变得“多而不强”,就像是一群侏儒,关键时刻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多品牌布局方面,比较成功的企业是阿里巴巴。它们每当推出一个新品类的时候,都用一个独立的品牌。比如:B2C电商叫天猫、C2C电商叫淘宝,直播平台叫“点淘”,支付工具叫“支付宝”,地图软件叫“高德”,等等。
它们成功的原因在于,所推出的每个品牌基本上引领了这个品类,率先进入顾客心智,主导这个品类。但是,我们很多企业推出的独立品牌,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虽然很多,但没有一个能够主导品类。比如,李宁推出的凯胜、红双喜、乐途、心动等品牌,虽然都是独立品牌,但是都不太强大,更无法主导一个品类。
所以,做多品牌布局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什么时候推出你的第二品牌。而不是拍个脑袋就启动一个新品牌。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推出第二品牌最适合?很简单:当你的第一个品牌做到品类老大的时候。比如,空调领域的格力、科技领域的华为,它们已经成为所处品类的老大,而且毫无争议,应该推出第二品牌。
定位理论和认知思维一致认为,前些年华为推出折叠手机的时候,就是推出第二品牌的最佳时机,但是华为错过了这个时机。
假如华为要是在这个时机推出了第二品牌,完全有机会成就一个吊打苹果手机的中国高端手机第一品牌。
请忘记“一炮而红”
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真正达到目的。新国货品牌的创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样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培育。
虽然,一炮而红是多数企业的梦想,但是,当你真的一炮而红的时候就会发现,你的人才储备跟不上,运营体系跟不上,客户体验下降,品牌口碑恶化,会出大问题的。
再说,“红”从来不会时间太长,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当你大红大紫的时候,就是你衰败的开始。这里存在一个时间规律:红得快,退得快;红得慢,退得也慢。
大家还记得去年红遍全网的藏族小伙丁真吗?一个笑容一夜爆红,成为顶级网红,但是现在基本销声匿迹。相反,李子柒“红”的时间比丁真长得多,而且连央视都对她倍加推崇。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背后的原因就是:丁真的根基太浅,积累太少,当自己最红的时候,没有能力继续输出有价值的IP内容,所以,退得快;而李子柒根基深,积累多,有能力持续推出高质量的IP内容,所以,退得慢。
因此,要想成大器,就必须先慢后快,像竹子一样成长。竹子是这样的:前4年,基本上不往上长,往下扎根,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然后,从第5年开始,每天以30cm的速度往上长,仅用六周的时间,就能长到15米高。
仔细想想,这样的成长是不是更容易成就一个大品牌?
不过,这个观点很容易和资本发生冲突。因为,资本希望企业成长的速度越快越好,这样它们的投资周期就更短,收益更有保障。但是,这会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导致“拔苗助长”的悲剧。如果你完全听资本的话,很有可能被资本拖死。
喜茶和瑞幸咖啡,都算是新国货品牌,但是它们的成长方式不同。
喜茶,从2012年开始做,到2020年底,用8年时间开了695家店,市值达到600亿元。
然而,瑞幸咖啡的速度比喜茶快多了。从2017年开始做,用短短3年时间开了4507家店,相当于喜茶的6倍。但是,它的市值如何?连喜茶的一半都达不到,在它鼎盛时期也只有290亿元,现在估计连200亿都达不到。
一个像竹子一样慢慢成长,而另一个像炮竹一样一炮打响,结果截然不同。瑞幸咖啡的“快”并没有成就一个成功的品牌。其实,这两个品牌的背后都有资本的影子,但是喜茶利用资本相对比较成功,而瑞幸基本上被资本给“玩”死了。
所以,做品牌,一定要把握好节奏,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放慢脚步,往下扎根,打磨产品,夯实技术,优化模式,以最正确的方式建立认知,为下一步腾飞奠定基础。
后记
无论你有没有做好准备,2021年马上过去,2022年即将到来。2022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很多故事、很多传奇都将在这一年里发生。
尤其,“乡村振兴”的大风已经向我们刮来,全国上下会出现无数个市场机会。这对新国货品牌的诞生和成长带来极大的推动,并将第三次国货浪潮推向新的高潮。
然而,我们始终认为,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品牌振兴,“区域资源品牌化”必将成为这场世纪大风口中的最大引擎。
特别申明:本文为服务号上传,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有赞学习中心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odas@foxmail.com。
推荐经营方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获取
- 1000+最佳实践
- 500+行业社群
- 50+行业专家问诊
- 全国30+场增长大会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