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服装电商的老板面临着两大难题。
一是退货率居高不下。
某网友发帖称自己的女装网店在618期间销售近1000万元,但仅退款的350万元、退货退款的380万元,最终预计亏损50万元到60万元。
面对高退货率,商家也屡出奇招,比如一次直播卖出300件,就先发发出70-80件,几天后,等这些货大部分被退回,再重新包装分拣,发出下一批。
就这几十件衣服来回倒,最后也卖不完,库存率一直在一半以上。
二是公域平台利润增长趋于平稳,单纯依赖流量推广已经难以为继。
以一件100元的衣服为例,商家每单需支付5元的推广成本,而70%的退货率意味着实际收入3000元的背后,需要1万元的初始下单量,流量成本高达500元。对于毛利率较低的商家,这样的推广成本几乎无法承受,他们需要寻找更经济的营销策略来维持盈利。
但是也有例外,小编最近观察到一个名叫CryingCenter哭喊中心的潮牌服装品牌,它的GMV环比增长200%,其中会员支付占比达60%。
这个品牌来自广州,它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其中最核心的阵地是淘宝和抖音,利润增长的关键在于它没有「死磕」在公域平台上,而是通过建立自己的会员体系,成功地将流量转化为会员,并通过会员运营产生复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额。
细聊后发现,在会员运营方面,CryingCenter哭喊中心还真有点东西。
把顾客转化为会员
如果把退货率高和投流成本上涨当成一件事情。
那么,今年服饰商家面临的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增量变存量、蓝海变红海、顾客买东西的门槛变高了。这也是所有商家遇到的生存挑战。
如何解决其实比想象的简单。那就是从以前野蛮生长的思维回归到顾客视角。核心就是:你解决的究竟是什么消费者任务(JTBD,job to be done)
📒商家学习笔记:
JTBD,即消费者任务,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分析方法,它关注的是消费者在特定情境下想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或解决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这种方法帮助企业深入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动机,从而设计出更符合需求的解决方案,提升用户体验,并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CryingCenter哭喊中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断把公域平台的订单转移至微信,并通过在微信建立会员体系,通过会员运营,提升复购。
步骤如下:
明确了需求,下一步就是制定解决方案。CryingCenter哭喊中心的做法是在公众号菜单栏、朋友圈、店铺首页、企业微信自动回复、社群等多个地方都凸显一件事件:
成为会员可以获取50积分和满20-10元优惠券;每消费1元获取1积分,每天最多可获取500积分,每100积分可抵扣1元。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它解决前述 2 个消费者任务:
消费者任务一:消费者希望在购物过程中获得额外的优惠和奖励,以增加购物的吸引力和价值感。品牌通过会员积分制度满足了这一需求,通过积分兑换现金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每次购物都能得到实质性的回报。
消费者任务二:消费者需要一种方式来提升购物的便利性和个性化体验,希望品牌能够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品牌通过在多个渠道宣传会员制度,确保消费者在不同的接触点都能了解到并参与积分活动,从而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便利性和个性化体验。
此时,顾客对 CryingCenter哭喊中心 加入会员的价值就会变得很好理解:我只要加入会员,就能领一张券,还可以用积分抵扣。
过程中,CryingCenter哭喊中心无需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来做这件事情,比如添加企业微信这个环节上,商家可以在后台设计节点后,自动执行:
在微信做好会员运营,GMV提升200%
把公域平台流量转移至微信,并成为会员,是CryingCenter哭喊中心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们通过微信会员运营,提升复购率,让顾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为此,他们设置了积分日和会员日两个活动,加速了积分的积累和使用,带动了销量。会员等级不同,积分获取的倍数也不同,这种差异化激励让顾客在购物时更有动力去追求更高的会员等级,享受更多的积分回报。
如:LV1积分获取是1.1倍;LV2和LV3:1.5倍+666积分;LV4和LV5:2倍+888积分。
不同等级获取会员积分的效率不同,当顾客感知到积分的实在好处后,他在购买服装时,自然会考虑往更高的积分获取上靠拢。通过积分抵扣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每次购物都能得到实质性的回报。
积分日里,CryingCenter哭喊中心通过限时兑换、签到抽奖等活动,增加了会员的粘性。积分赠品既有实用的优惠券,也有仅积分兑换的品牌IP周边,既满足了老客户,又提升了积分兑换的价值。
会员日则是每月末的狂欢,不同等级的会员能获得不同额度的优惠券,这种等级化的优惠策略,更能激发顾客的消费欲望。
针对不同会员还有更多场景玩法。比如会员等级还在LV1,但只要下单1笔就可以到达LV2的,在后台设置好节点后制动执行:
针对7天内试穿/试用未购客户促成交的顾客,也同样可以设置好后自动执行:
过程中,该店铺的员工,不需要每天盯着表格、会员列表去筛选,从繁琐的筛选工作中解放出来,转而更专注于用户增长和运营策略的制定,员工变成了店铺的用户增长运营师。
当顾客成为会员,并习惯在会员下单后。你会发现,前面服饰商家提到的退货率和流量成本高这两个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首先,会员的忠诚度比「一次性」顾客高,且有积分和会员权益加持,退货率自然下降不少。
其次,所有的经营活动,都围绕在老顾客身上,你不需要在公域平台反复投流,投流成本几乎为0,而运营你又可以自动化执行。
通过以上活动,CryingCenter哭喊中心的GMV提升200%,其中会员消费占比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