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咖啡店,与其和瑞幸、库迪仔9.9元价格战下「逼疯」,不如转型创新,因为现在消费者的喜欢的是情绪价值,新社交空间。
例如,一家名为黑鲨的复古摇滚,由90后创办,提供了一个分享唱片、学习乐器、甚至乐队演出的多功能空间,营造出一个适合自弹自唱或三两好友闲聊的放松氛围,吸引兴趣相投的爱好者和寻求休闲娱乐、社交出口的年轻人,满足他们的日常解压和工作日外带需求。
另一家名为尺素烘焙的店,虽然主营烘焙,但老板将其定位为日茶夜酒的社交场所。通过提供宽敞的客座休闲区,这里成为了一个日间品茶、夜间品酒的社交热点,满足了顾客的社交和休闲需求。
咖啡店也一样。现在赚钱的咖啡馆都在采用日咖夜酒的模式,因为晚上不喝咖啡的年轻人需要其他的夜间消费选择。
通过增加特调饮品,咖啡馆能够吸引那些宁愿选择40元特调而非80元啤酒的顾客,提供一个坐下来与朋友闲聊的舒适环境。
更好的产品,更好的空间,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就是转变的核心。就像今天分享的咖啡商家——十日谈,它就成功累积了近10万高品质会员,实现了超过50%的复购率,会员的平均消费额也比普通顾客高出7.55%。
价格上,十日谈避开了瑞幸、库迪、Tims「卷生卷死」的10-20元价格带,同时又以40元以上/杯的价格,超过了由M stand、星巴克、Peet’s Coffee们主导的30元区间价格带。
它,到底有什么魔力?
今天,我就把它的打法和理念无保留分享,让你的咖啡店远离 9.9元,迈向一个更注重品质、服务和情感价值的经营模式。
精品咖啡的理想标杆,是如何赢得市场的?
如果说9.9元价格战,是资本市场对咖啡行业「降维打击」,那么十日谈咖啡的崛起,便是对这一策略「升维竞争」。
喜爱十日谈的顾客们,为它贴上了很多标签,如「升级版小蓝杯」、「深圳手冲咖啡天花板」、「最Chill的精品咖啡打卡地」等等,而在这些显性标签的由来,皆始于十日谈创立的初心。
十日谈的取名灵感,源于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DECAM-ERON》(即《十日谈》),正如《十日谈》中所传递出的人文主义精神,十日谈希望打造一个纯粹的、有空间和烟火气,又能供顾客沟通交流、谈天说地的咖啡馆,于是十日谈由此而来。
为了打造这个场景,十日谈从「产品体验」和「空间感官」两个维度入手,致力于营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咖啡体验。
产品层面
产品体验上,以咖啡豆为例,在十日谈门店手冲菜单上,大部分是「全球独家竞标批次咖啡豆」。
这些咖啡豆都是十日谈从CoE(卓越杯竞赛,代表世界精品咖啡豆最高荣誉)、BOP(最佳巴拿马,代表了巴拿马咖啡的最高品质) 、PCA(私藏竞拍,使用COE规范,提供给「微型产区」举办的咖啡竞标活动)上,与全球买家经过激烈竞拍后获得的优质咖啡豆。
「全球限量」、「仅此一家」的稀缺性,放在40元以上/杯的价格区间里,则显得极其具有性价比。
同样的差异化,也体现在十日谈在咖啡师的选择上,相较成熟的咖啡师,十日谈更倾向于从0开始培养咖啡师,经过3个月的培训咖啡师才能到吧台配合出品,6个月的培训,咖啡师才能够独当一面。
甚至,为了训练咖啡师的嗅觉系统,十日谈不惜重金在每家门店中,配备了数千元一套的咖啡闻香瓶,这种不惜血本的投入,在很多精品咖啡,甚至是连锁品牌身上,都颇为鲜见。
📒商家学习笔记:
避开9.9元,首先要重视咖啡豆的独家性和稀缺性以此提升产品的独特价值和顾客的性价比感知。
同时,把咖啡品质的一致性和卓越性传递给客户,让客户能够清晰感知,是打造品牌和吸引忠实顾客的关键。
空间感官
除了产品,十日谈在门店空间感官上,也进行了无差别升级。
首先是门店的装修。以其深圳前海金融中心店室为例。在空间中心,门店设置了两个超长吧台,这些吧台的设计,以其流畅的线条和温暖的质感,成为了连接顾客与咖啡师、顾客与顾客之间的桥梁。
其次,为了缓和工业建筑的冷硬感,大面积使用了木饰面作为主要材质,木纹的自然纹理和温暖的色调,为整个空间带来了一种温馨和放松的氛围。
木饰面的运用,不仅在视觉上为空间增添了柔和感,也在触感上提供了一种亲切和舒适。
其次,是门店与客户的互动上。经过专业培训的咖啡师,在正式上岗后,除需要在门店中制作咖啡外,还需要承担一项更加重要的任务——「办咖啡分享会」。
相较星巴克每周一次的咖啡分享会,十日谈的咖啡分享会频次更高,每家门店每天下午都要举办一场,分享会通常会邀请老客、现场顾客3-10人参与,主题和形式则由轮值咖啡师策划。
同时,在分享会上,咖啡师的制作、讲解等环节,均严格按照相关比赛的标准进行,这无异于对每位轮值咖啡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截至目前,这样形式的分享会已经举办超6600+场,在深度链接顾客的同时,也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了专业、精品的品牌认知。
通过「咖啡分享会」,让门店咖啡师与顾客形成高频互动与深度绑定。
📒商家学习笔记:
咖啡店通过空间设计、材质选择和高频互动活动,打造了专业、精品的品牌形象,促进了顾客与品牌的深度绑定。
如果说「9.9元」的咖啡,为顾客提供了味蕾上的性价比,那么十日谈则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味蕾和精神层面上的综合「性价比」,而这或许也就能解答了,为什么3年疫情加之咖啡价格战下,十日谈保持每家门店都能盈利的同时,还在不断的进行门店规模的扩张这一现象。
会员50%的高复购率,是如何实现的?
获客难是今年餐饮商家最难熬的地方。
三月份我在小红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叫「餐饮人,你的三月份还好吗?」;四月份我们又看到了一句话叫「餐饮人,你的四月还好吗?」;五月份同样的一句话,「餐饮人,你的五月还好吗」。
小红书上的笔记,可以说是当下餐饮行业环境的真实写照。
当获客变得艰难,我们的经营目标就应该放在老客身上,而十日谈的会员的复购率超50%,每天到店的顾客里有81%是重复消费者,另外会员的客单价比非会员的客单价高7.5%。
那么,它是怎么实现的呢?
首先。十日谈在与顾客接触的每一个环节中,鼓励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如新品卡片和门店显眼位置的二维码、小程序码,有效引流至私域流量池。
同时,对小程序商城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全新的小程序商城,可以满足消费者到店消费、预定自提、外卖点单、电商零售等多种消费场景。
通过小程序商城,十日谈将顾客的门店体验扩展至线上,实现外卖订单同比增长超100%,同时咖啡豆、挂耳及茶叶等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全国配送,会员复购率高达30%。
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同时,十日谈内部也在尝试通过有赞新零售的「客户Pro系统」,对用户信息、消费数据实现更清晰的洞察,从而更加准确的对经营策略进行调整,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复购率和客单价等核心指标。